欢迎来到澄湖e线政企服务平台!

人民日报关注我县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

发布时间: 2020年03月28日     
[字体: ]      【打印本页】

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,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、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,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

  围绕解决企业用工、资金、原材料供应等需求,各地各部门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,打通“堵点”、补上“断点”,为提高复工复产效率打下坚实基础。

  ——编 者

  江西南昌县协调重点项目用工

  点对点 快返岗

  本报记者 戴林峰

  挖掘机挥舞长臂、推土机力破千钧、运渣车穿梭往返……3月19日,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富山乡张坊村的小蓝热电联产建设项目工地上,8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紧张施工,张坊村村民张来泉就是他们中的一员。

  老张是扎钢筋的一把好手,这些年一直走南闯北。往年,不过正月十五,老张就外出打工了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张坊村实行封闭管理,眼瞅到了2月底,还不见管制解除,张来泉着急了,“老这么闲在家里不干活,哪能坐得住!”

  同样坐不住的,还有小蓝热电联产建设项目部副总经理赵旭东。作为南昌县的重点工程,小蓝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12.7亿元,按照合同要求,必须在今年12月底竣工交付。在南昌县的多方协调下,项目2月15日即获得复工许可,但招工难却令赵旭东直挠头。

  一边无工可打,另一边无工可用,咋办?

  南昌县派出驻企联络员下沉施工一线,精准对接用工需求,想方设法帮助返乡人员家门口就近就业。在人社部门的穿针引线下,张坊村共有17名“滞留”村民被安排到小蓝热电联产建设项目务工。

  复工复产争进度,疫情防控不松懈。为确保万无一失,南昌县多方调配防疫物资,同时24小时核查进出工地人员的身份证、电子通行证和轨迹信息。每日两次测温、定时消毒清洁、食堂隔座分餐……虽然管理严格,可张来泉对这份工作挺满意,“每天300元工资嘞,不比外面挣得少,还离家近,安全放心!”

  虽然眼下的施工得以顺利开展,但赵旭东还有后顾之忧。原来,项目规划建设一座直径10.6米宽、高度达100米的钢筋混凝土烟囱,但当地并没有相关资质的烟塔工程公司,所需的高空作业工人主要集中在江苏盐城等地。

  了解到项目部的难处后,县里主动帮助企业对接盐城有关部门,为小蓝热电联产建设项目招募了12名高空作业的专业工人,首批6名工人通过“点对点”包车的方式于3月9日接抵南昌。“干了20多年高塔施工,去过的地方不少,头一次享受这待遇。”51岁的沈红旺告诉记者,不仅巴士开到家门口接送,而且路费全免,抵达南昌后,项目部还为每名工人安排了单间住宿。

  截至目前,南昌县已帮助1.16万名本地村(居)民实现就近就业,帮助项目施工方协调省外295名人员返厂复工,其中“点对点”包车接回16批次特种作业工人88名。


网站版权所有:澄湖E线政企服务平台 赣ICP备16011093号-1 服务邮箱:chexzq@chexzq.com 技术支持:易动力科技